信息來源: 深圳建筑業協會 信息提供日期:2006-11-30 瀏覽:2121
會議充分肯定了“十五”期間廣東省城鎮化工作取得的顯著成就。到2005年底,廣東省城鎮化率為60.7%,與“九五”期末相比,提高了5.7個百分點:“十五”期間,廣東省約有1300萬農村人口轉移到城鎮;城鎮居民的收入也相應大幅提高,廣東省城鎮居民2005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4770元,“十五”期間年均實際增長8%;城鎮功能和要素集聚能力增強,城鄉生產、生活和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廣東省已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組合有序、優勢互補、持續發展的城鎮體系。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了《廣東省城鎮化發展“十一五”規劃》。《規劃》明確提出了“十一五”期間廣東省推進城鎮化的指導思想,確立了建設人本型、多樣型、節約型、和諧型城鎮的城鎮化總目標,確定到2010年,廣東省城鎮化率達65%左右,珠三角達80%左右,并對城鎮要素集聚能力、基礎設施建設、人居環境改善、居民收入與福利增長、城鎮體系優化等方面提出了具體的發展目標。《規劃》還在健全城鄉規劃體系、改善財政和公共領域投融資體制、改革土地利用管理制度、完善戶籍政策和相關配套制度、創新城鎮管理體制和決策機制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會議指出,“十五”期間廣東省環保工作取得有效進展。2005年,廣東省21個地級以上市政府所在城市的空氣質量全部達到國家二級標準,19個地級以上市集中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100%,珠江廣州河段、淡水河、石馬河、東莞運河污染整治工作進展順利。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了《廣東省環境保護與生態建設“十一五”規劃》明確了“十一五”期間廣東省環境保護與生態建設的指導思想及目標,并提出了今后的主要任務:一是以飲用水源保護和重點區域治理為重點,加強水污染防治;二是以電廠脫硫和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為重點,推進大氣污染防治;三是以危險廢物安全處理處置為重點,強化團體廢物管理;四是以輻射環境污染防治為重點,確保核與輻射環境安全;五是以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和土壤污染防治為重點,加強生態建設;六是以改善珠江三角洲地區環境質量為重點,嚴格控制污染轉移。
為提高政府應對突發環境事件的應急能力。保障公眾健康和財產安全,會議討論并通過了《廣東省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额A案》分為總則、組織指揮體系及職責、預防和預警、應急響應、應急保障、后期處置、獎勵與責任追究、附則等8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