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來源: 中建鋼構 信息提供日期:2018-10-24 瀏覽:4783
10月23日上午,
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在廣東珠海舉行。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
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儀式
并宣布大橋正式開通。
中建鋼構建設者代表
現場參加了開通儀式。
港珠澳大橋跨越伶仃洋,
東接香港特別行政區,
西接廣東省珠海市和澳門特別行政區,
總長約55公里,
是“一國兩制”下粵港澳三地
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
中建鋼構承建了
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旅檢大樓A區、B區,
交通中心及交通連廊四部分的
鋼結構工程和屋面工程的建設,
總用鋼量達3萬噸。
▲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鳥瞰圖
珠海口岸
作為港珠澳大橋的重要配套項目之一,
是我國內陸唯一同時連接香港和澳門的口岸。
項目總建筑面積27.9萬平方米,
人工島建筑群形成三點一線的規劃格局,
寓意著“一地三通,如意牽手”。
▲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所在人工島鳥瞰圖
跑步進場,迅速進入工作狀態
2015年5月27日,
中建鋼構項目團隊進駐人工島。
面對無辦公地點、無住宿地方、
無法通過邊防檢查等不利條件,
利用兩周時間,
使工作正式步入正軌。
進場第三周,
完成第一批圖紙深化;
第六周,
完成第一批構件的制造;
7月10日,
鋼結構開吊,
正式吹響了鋼結構工程建設的沖鋒號角。
▲2015年7月10日,鋼結構開吊
網架提升,創國內記錄
項目建設過程中,
旅檢大樓A區
是整個項目的重中之重、難中之難。
其主要結構為42根鋼柱支撐的
正方四角錐屋蓋網架,
鋼網架平均厚度約10米,
屋蓋網架長約329、寬約237米,
是國內外罕見的超大單體網架結構。
綜合安全、質量、進度等各種因素,
中建鋼構項目團隊采取了
原位拼裝、整體提升的施工方法,
把整個A區5.5萬平方米鋼網架屋蓋
分為4大提升區域,合計13個提升單元。
▲2016年4月1日,第一塊單元提升就位
面積約26000平方米,
相當于4個足球場,
重量達3200噸的
提升單元提升就位成功,
創下國內大面積網架同步提升紀錄。
2017年4月14日,
旅檢大樓A區最后一片提升單元就位,
標志著旅檢大樓鋼屋蓋封頂。
▲2017年4月16日,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旅檢大樓A區7萬平方米網架提升全部到位
同時,
中建鋼構項目團隊
在旅檢大樓B區屋面施工期間,
還創造了8天7000平方米的
屋面鋪設新速度。
▲屋面工程開工建設
迎戰“天鴿”,兌現承諾
項目施工期間,
由于超強臺風“天鴿”的正面襲擊,
項目整體進度受到了極大影響。
▲臺風“天鴿”破壞辦公住宿設施
但“元旦前亮燈的節點不變”,
還沒來得及在廢墟中重建家園,
項目團隊立刻走上了施工一線,
最終,
成功拿下了業主定下的“元旦亮燈”節點。
▲2018年1月1日,旅檢大樓亮燈
2018年3月30日,
珠海口岸項目竣工驗收會議召開。
會議宣布項目通過整體竣工驗收,
標志著聯通澳門、香港的珠海口岸
正式具備通關條件。
▲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竣工驗收儀式宣布項目通過整體竣工驗收
櫛風沐雨,玉汝于成。
風雨前行三載,
中建鋼構人在珠海口岸的足跡雖已深埋,
但“鐵骨仁心”的精神會隨我們繼續砥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