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來源: 深圳建筑業協會 信息提供日期:2018-12-23 瀏覽:3464
宏業基創業故事
一(1968-1996)
“我們的目標是打造中國最好的地基與基礎工程專業承包商”
深圳宏業基巖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現已成為注冊資金1.4億元的國家壹級施工企業,業務遍及華南、西南、東北及海外。以“專業、環保、創新”為發展方向的工程企業不斷將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投入應用,這樣一個在傳統行業勃發新生機的企業領頭雁,名叫陳枝東。
改革開放三十年,激蕩的時代浪潮之中英雄輩出,在這樣一個風起云涌的時代一顯身手、嶄露頭角的陳枝東,出生于四川綿陽三臺縣一個普通工農家庭。兒時記憶中清貧的家境磨練出了他勤儉上進、吃苦耐勞的優秀品質,自幼勤奮好學,孜孜以求的他也一點一滴地為自己將來的成功打下堅實的基礎。
1987年, 陳枝東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哈爾濱工業大學建工系工業與民用建筑專業。大學四年,陳枝東如饑似渴地在知識的海洋里遨游,并積極參加校內組織的各種活動,他當過團干部,被評為校“三好學生”,年年都拿獎學金;由于家境貧寒,他勤工儉學,搞營銷、做家教,半工半讀完成學業。
光陰荏苒,天道酬勤,大學時光倏然而過,品學兼優的陳枝東也于1991年畢業后被分配到哈爾濱鐵路局勘測設計院(該院后來并入鐵道部第五設計院),這是一份令人羨慕的工作,有住房,有穩定且較高的薪水,是大家眼中名符其實的“鐵飯碗”。這是一個有高度也有價值的平臺,陳枝東非常珍惜這次機會,他努力學習,勤于思考,勇于實踐,在工作期間,承擔了多項重大設計項目的結構設計任務,有廠房、住宅、高層、體育場館等。1996年,他前往非洲尼日利亞,參與尼鐵大修項目的勘察設計工作,國外的工作雖然艱辛,但增加了其人生歷練。因其出色的能力與業績,很快被評為工程師,并在業界迅速脫穎而出。而年輕的靈魂仍然充滿了前進的欲望、對未來的向往,“結構設計的類型基本上都做遍了,應該換換職業了”懷揣著這樣的想法,陳枝東渴望更大的舞臺和更多的機遇。
二(1997-2001)
“29歲南下,陳枝東與南粵大地的結緣好似出乎意料,卻又在情理之中。”
1997年初,新加坡一家設計顧問公司高薪聘請陳枝東前去工作,他欣然應允。辦好護照及簽證后,他到廣東看望一些同學與朋友,在那里,他看到南方發展朝氣蓬勃,日新月異,特別是深圳,在鄧小平第二次“南巡”講話后,社會經濟各方面進步十分迅猛,正是一片創業的熱土,一切都欣欣向榮。而恰逢此時,一場前所未有的金融風暴席卷東南亞,新加坡等國首當其沖,國民經濟遭受重創,前景堪憂。時運又推動著他走向了創業之路,他權衡再三,最終決定,采納同學和朋友的勸告,放棄國外的工作機會,南下創業,開創一片屬于自己的新天地。
在深圳這么一個陌生而充滿機遇的城市,唯有持續不斷地努力,才能帶來希望。為歷練自己,他先到平安保險公司做業務員,培訓及陌拜,提高了他與人溝通的能力;不久,他到廣州番禺一家預應力管樁廠,先負責生產技術工作,后接手營銷工作,主要負責開拓東莞和深圳管樁銷售市場。他手提文件包,內裝宣傳冊、合同、收據、支票本等,完全是一個“流動辦公室”。
一年多時間里,他幾乎跑遍了莞深的各個區鎮,各個建筑工地,每天至少有一半時間在路上度過,無論驕陽似火,還是風雨交加……“掃大街(找樁機老板推銷)、跑設計、找業主”,這是他當時每天生活的全部內容。當時如果你問他,莞深的某個街道的位置、出發地與目的地之間交通路線,他馬上可以準確無誤地告訴你,甚至可以講出交通路線、費用、時間的最佳組合方案。
保險、管樁、設計,陌拜、掃街、跑客戶,陳枝東用汗水浸透夢想,用腳步丈量莞深,一步一個腳印地邁向自己所期許的未來。在南下的短短幾年之間,陳枝東嘗盡了商場的酸甜苦辣、爾虞我詐,但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很快打開了局面,并結識了不少客戶與朋友。那段營銷生涯,也為他后面的創業與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時光進入了1999年,陳枝東產生了強烈的創業沖動,他對當時的樁基礎市場經過審慎的分析與研究,看好靜壓樁環保、節能、高效的特點,決定投資靜壓樁市場。他拿出全部積蓄,還找親朋好友東挪西借湊了50萬元,并聯合兩個朋友共同出資,合伙經營,購買了長沙三和工程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后更名為湖南山河智能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擁有多項國家專利的靜壓樁機,招聘了十來個人,開始了艱辛的創業之路。
因為工地正處于關鍵時刻,女兒在哈爾濱出生,他沒能回去,沒盡到一個丈夫與父親應盡的義務與責任,直到女兒五個月時,他才見到第一面……談到此事,他眼含淚花:“當年我生了兩個孩子,一個是靜壓樁機,一個是女兒,寵愛了一個,虧欠了一個。”犧牲換來了回報,第一個工程做完,就基本上收回了投資。敏銳的眼光、果敢的行動,陳枝東淘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2001年,時機終于成熟,陳枝東決心創業,開始扎根深圳、潛心做基礎工程,公司取名:宏業基。
三(2002-2007)
“基礎決定高度,創新引領未來”
走在工地上遠遠望過去,陳枝東儒雅大氣,一點也看不出來他是個常年泡在施工場地的工程公司老板。在深圳這座創業之城,宏業基巖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枝東并不顯眼。不是因為資產剛達到億元標準、年產值10億左右,而是因為他從事的行業——地基與基礎工程都隱藏在高樓大廈之下,很少有人去關注這些是誰做的。因為這,他常自嘲是“地下工作者”。
34歲孕育出自己第一家公司,陳枝東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拼搏努力,“基礎決定高度,細節決定成敗”,是陳枝東一直以來的人生信條,更成為了宏業基的立命之本。夯實基礎,嚴抓細節,是陳枝東對每一個工程的最核心的要求,對打下的每一根樁,施工的每一個細節,他保持著一種工程師的嚴謹態度,從來沒有因為“地下工作”不為外人道而有絲毫的松懈。
作為主要從事地基與基礎工程專業施工的公司,躋身于深圳上百家同行之間,宏業基可謂在夾縫中生存。當今建筑業地基與基礎工程市場已是萬馬奔騰,千帆競發,爭得一席之地實為不易,創業初期,向前的路不可謂不艱辛,但陳枝東從未想過放棄。
剛創業不久的一個大年三十,項目還剛剛起步,資金周轉遇到困難,部分員工的工資還未發放,陳枝東硬是東拼西湊、四處找錢,緊急趕赴廣州施工場地給工人們發放工資,確保每一個工人都拿到了工資,才匆匆趕回深圳,與家人一起吃年夜飯。也正是陳枝東所堅持的重信、守諾、善待員工,給宏業基凝聚了一批共同拼搏、共同奮斗的中堅力量,大家團結一致,攻堅克難,推動宏業基走向更好地未來。
四(2008-2018)
“宏業基的價值,在于為社會創造財富”
深圳平安國際金融中心、老虎坑、深圳機場空港樞紐地區軟基處理工程、諾德明珠花園、富士康工業園以及斯里蘭卡漢班托塔港……十年間,陳枝東經歷了中國城鎮化高速發展帶來的巨大商機,也感受到來自政策調控、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陣陣寒風。
任何艱難險阻都不能阻擋宏業基的前進發展之路,一個又一個耀眼而有代表性的項目完成,一次又一次地佐證了宏業基的硬實力,宏業基在旋挖樁領域更形成了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秉持著“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精,人精我轉”的業務經營理念,宏業基不斷地拓寬自身主營業務,踐行著“做一個工程,樹一個樣板,交一個朋友”的經營宗旨,宏業基在地基基礎行業綜合實力在深圳的排名躋身前列。
其中,中國第一、世界第二高樓的深圳平安國際金融中心的基坑支護項目和深圳機場空港樞紐地區軟基處理工程,更是陳枝東引以為豪的代表作。“我們是靠實力接下來的,靠實打實做出來的。”憑實力說話,也讓宏業基逐步成長為深圳地基基礎領域有名的攻堅隊,一心一意打磨著自己的“金剛鉆”,一步一腳印拿下別人拿不下的“瓷器活”,扎根基礎,在深圳殺出一條血路。
“宏業基的價值,在于為社會創造財富”如何能更好地為社會創造財富?這是陳枝東從未停止思考的問題。數十年的殫精竭慮、嘔心瀝血,宏業基終于在華南片區站穩腳跟,闖出了一片屬于自己的天地,陳枝東開始謀求更大的發展,于是,他將視線投向了當下火熱的資本市場。
2017年初,當所有人蜂擁向熱火朝天的新三板,陳枝東卻有更大的野心。經過審慎的調查評估、綜合各方意見、堅定發展方向,陳枝東果斷放棄了獲準掛牌的新三板,沖刺中小板成為了他新的“五年計劃”,從融資創新的理念出發,帶領宏業基走向新平臺。
這一路走來有成功、有失敗、有榮耀、有失落,創業維艱,回首唏噓,陳枝東在前進的道路上從不止步。“萬丈高樓平地起”,如果你問陳枝東,成功的秘訣是什么,他也許會回答你:
“砥礪筑夢,不忘初心。”
來源:深圳建筑業雜志(編輯:鄭阿曼)